2025年学术报告“土壤中活性氧热点的产生与效应”
博彩网站 暨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
报告题目:土壤中活性氧热点的产生与效应
报告 人:贾汉忠教授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时 间:2025年08月22日(周四)下午14:30-15:30
地 点:东校园环境大楼A206
主 持:王诗忠教授
欢迎广大师生参加!
报告人简介:
贾汉忠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资源环境学院院长,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国家土壤质量杨凌观测实验站站长。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、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入选者、省重大人才工程计划-领军人才、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。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、中国环境学会青年科学家奖(金奖)、中国农学会“青年科技奖”、中国土壤学会“优秀青年学者奖”等。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、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委员会常务委员等,任国际期刊Environ Chem Lett副主编、Eco-Environ Health等期刊编委。长期从事水土中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效应,污染(退化)土壤修复与改良技术,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部级项目30余项,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GCB、ES&T、SBB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索引论文130余篇,论文被引近万次,高被引论文17篇,H-index为53,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5项。
报告内容简介:
贾汉忠教授长期聚焦土壤活性氧研究,此次讲座将围绕土壤中活性氧热点展开。在产生方面,研究发现根际和碎屑际等微环境是活性氧产生的重要区域。根际新发育区域是活性氧主要来源,环境温度、土壤水分通过影响根系分泌物间接影响活性氧产生,氧气则直接促进其生成;碎屑际中,残茬腐解调控活性氧时空动态变化,不同种类活性氧产生机制各异。
从效应角度,活性氧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转化。在碎屑际,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促进有机碳矿化,分别贡献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排放,双氧水则减少排放。在河岸带,河流湿地区是羟基自由基生成热点区域,其参与土壤有机碳非生物矿化,且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更易受其攻击。这些研究成果为认识土壤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、污染物降解等过程提供了关键依据。